B-4用外語說國際事-模擬聯合國(國際教育特色課程)

計畫名稱

B-4用外語說國際事-模擬聯合國(國際教育特色課程)

計畫目標

1.      透過研究、寫作和辯論促進學生對國際性議題的了解。

2.      培養對模擬聯合國運作的了解, 包含規則、程序及正式語言

3.      培養學生的英文能力

4.      建立批判性思考及分析能力,以及提問與回答關於全球性重要議題的能力

5.      鼓勵學生在討論或辯論嚴肅的議題時使用禮貌且正式的語言

6.      透過帶領學生參與模擬聯合國會議來促進他們的參與

受益對象

直接受益:高一二選修特色課程學生
間接受益:全校師生

課程內涵

本計畫目標為落實教育部推動國際教育之「國際教育融入課程」及優質化計畫發展校本特色領航課程,讓本校學生能夠透過對「模擬聯合國」活動的認識,點燃學生對國際事務的興趣,進而展開深究,以期拓展自我的國際視野,同時提升其對國際事務認知及參與感。藉由活動的參與,持續對於國際事務的關注,繼而能實踐關懷國際的志工服務。

「模擬聯合國」活動已在本校推行約4年,從學生自組社團到由專業外籍教師-連大熊老師以及校內英文老師及各科老師合作,模擬聯合國社已步入成熟的階段。本校亦於2012年,自辦「聖功模擬聯合國」會議活動,廣邀台南鄰近地區學校,如:台南一中、台南二中、台南女中、長榮中學、永仁高中、慈濟中學等參與。

在此基礎下,對於將「模擬聯合國」正式融入學習課程的進程如下:

1.「探索開發期」:具體目標為國際教育融入校內課程及跨科整合師資。

2.「精緻發展期」:具體目標為精緻已發展的課程及充實相關軟硬體。

3.「成熟分享期」:具體目標為統整各參與團隊已開發之資源,並擴大參與的教學領域。

課程內容與

實施方式

【開設模聯特色課程】

教學單元一:開設高一、二模擬聯合國講座

1.      課程中介紹模擬聯合國組織內涵,精進語言能力及擴展國際視野。

(實施時間:高一、二上學期) 第一年計畫已實施

(1)   模擬聯合國概念入門:

建構模擬聯合活動基本概念,琢磨外語溝通技巧

(2)   精進語言,擴展國際視野:

用課程時間對國際議題進行研究討論,以模擬聯合國會議英語呈現。

(3)   教材研發:利用新購置之「觸控式筆電」製作翻轉教材,並於課堂上使用或放置於本校Moodle平台供學生非同步學習使用。

2.      協同教學,深化對國際時事的反思及批判力。

(實施時間:高一下學期)

利用「教師專業社群PLC」與社會科合作,配合社會科課程中所提及之國際相關議題做深入資訊搜尋及討論,以新聞議題報導方式呈現成果。

【舉辦聖功模聯活動】

教學單元二:主辦聖功模擬聯合國活動

1.      指導學生參加本校舉辦的聖功模聯活動。學生透過參與本校舉辦的雙語模聯活動,運用上學期所習得的外語能力及溝通技巧,深入探討研究國際事務,並在聖功模聯活動中,與各校學生進行遊說、談判及辯論,來磨練溝通技能、體驗同儕互動及拓展國際視野。

(實施時間:高一、二暑期)

2.      指導學生協辦本校舉辦的聖功模聯活動,擔任各組工作人員或議會主席,參與活動計畫。籌備過程中,學生對模擬聯合國進行的方式及討論的議題更為熟悉,於活動過程中與各校學生能有更好的互動及表現。

課程內容與

實施方式

(實施時間:高一、二暑期)

3.      依第一年實施檢討,增購「綜合擴大機」「高畫質投影機」「無線麥克風」以改善專門教室設施作為聖功模聯活動場地及培訓使用。

 

【參加跨校模聯活動】

教學單元三:參加校際舉辦之模擬聯合國活動

指導學生參加台中美國學校模聯及南一中模聯等等校際模聯活動。除了強化在課堂上及聖功模聯中所學到的模聯相關技能外,學生也會從這些為期二天,包含本地及國際學校的全英國際環境中得到激勵。

 

【培訓參加模聯學生】

教學單元四:參與模擬聯合國活動學生培訓

1.      於「聖功模聯」活動前,學校將為校內外新手舉辦四個小時的工作坊,介紹規則、程序、及模聯技巧。

2.      於每次校際模聯活動前為前往參加活動的同學舉辦相關議題工作坊,開場演說與寫作指導。

課程內容與

實施方式

學生參與校際模聯前夕,安排與友校同學針對該次議會議題進行「微型模聯」。藉由此活動更精熟模聯會議的進行,與同儕切磋分享對議題的看法,為正式模聯做更充分的準備。

預期效益

【質化指標】

透過參與聖功模聯及校際模聯活動,培養學生的推理、溝通、邏輯、分析、批判思考技能及運用能力。學生也會藉由團隊合作及協商,學到建立共識的必要技能。

【量化指標】

1.      於模聯特色課程中,學生須分組完成2次國際時事議題報導及省思的新聞播報稿及影片,並於適合的時間及場地與全校師生分享。(104高一下)

2.      學生將會參加至少一次的校際模聯活動 〈台中美國學校模聯、南一中模聯或其他校際模聯活動〉,以及聖功模聯培訓工作坊。

3.      在校際模聯活動中,學生必須寫出參與該次活動中所屬議會的決議文草案。

資源整合

【教師社群】

英文科:連大熊(Peter Lang)、廖尹嬪、陳怡菁

社會科:地理教師陳姿妤、公民教師陳嘉偉、公民教師林孟如

 

【設備整合】

1.      利用優質化第二期程建置的攝影器材及本計畫購置之數位單眼相機、攝影機、觸碰式平板電腦,建立教學數位檔案作為未來教學設計的參考。

2.      利用第二期程建置的「多媒體影音工作室」以供教師錄製教學成果影片及學生進行國際議題介紹影片拍攝。並以多媒體方式播放至各班,以推廣活動成果。

3.      利用優質化第二期程補助建置之英會教室,作為小組教學的主要教室。

4.      利用高中優質化第二期程建置的全球互動教室作為主要授課與PBL課程進行的教室。

5.      利用第三期程建置的「影音儲存及多媒體平台」安全儲存教學成果;並提供隨時存取的分享功能。

6.      利用本校設備完善的「國際會議廳」作為聖功模擬聯合國的大會會場。並利用各具有多媒體設備之專門教室、會議室作為分組會議的會場。

7.      檢視第一年執行成果後,在舉辦聖功模聯方面,需添購活動式音響設備及加強網路頻寬以利活動更順利進行。

 

【策略整合】

1.      與本校模聯社合作辦理聖功模擬聯合國活動。

2.     

資源整合

與大台南地區其他學校合作辦理模擬聯合國,並建立台南年輕人的社會共識。

3.      參與其他縣市高中舉辦之國際性活動,促進學生彼此間友好的競爭及合作。

4.      與其他子計畫橫向聯繫,整合課程主題以統合學生的各項特色課程學習。

檢核資料

þ活動照片

þ其他  學生作業 

þ其他  課程活動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