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計畫實施方式從學生與教師兩族群切入,為了順利推動相關課程與活動,預計增添所需的硬體設備以及建構適合進行培訓之多功能團諮教室。相關內容分點描述如下:
1.生命教育特色課程與活動-學生精進
(1)「社會關懷與服務」課程:
A.實施校本生命教育課程:增進學生對弱勢族群的認識與知能,了解關懷倫理的概念,培育主動關懷之心。
B.辦理「國際志工」講座:接續上一年度優質化計畫,並推展至國際視野,邀請校外講師結合生命教育特色課程內容,介紹志工精神以及分享國際志工經驗,除了讓學生能夠確實掌握志工精神的意義之外,進一步開拓學生國際視野,成為能夠關懷全球的世界公民。
C.學生撰寫「關懷世界」計畫書:利用生命教育課程引導學生關注世界上需要關懷的各項議題,討論需要協助之處,並且省思自身在其中可扮演的角色。
D.學生撰寫「展現行動的力量」志工服務報告:每位學生利用課餘時間主動至各機構進行志工服務,並透過課堂報告與成果手冊,彼此分享服務的收穫。同時並派送、教師同學參與「2015 年台灣青年日」志工服務,提供人力物力的支持與協助,展現課程學習成果。
(2)辦理國內志工服務團:在別人的需要上看見自己的責任。聖功人享有豐富的學習資源,更願意與人分享。秉持著關懷本土並具世界觀的核心價值,聖功人暑假組成志工團到社區與偏鄉,服務學習弱勢學子,例如:芥子園、菁寮國小等兩個志工團,並再與其他社福機構或文教單位合作,如聖功醫院等。
(3)辦理國際志工服務團:延伸國內志工經驗與結合本校國際教育計畫,深化學生志工服務能力並拓展國際視野,邀請專家講師培訓學生國際志工知能,預計暑期將辦理菲律賓國際志工服務,扶助Olango或tacloban地區菲律賓弱勢學童。
2.辦理生命教育特色課程與研習-教師專業社群互動
教師社群互動:志工服務須具備多元能力,因此負責培訓教師 亦須提升多元的教學內涵與技能。本校生命教育老師運用專業社群互動時間來研討相關課程與編修生命教育教材,以提升教學專業及效能。此外並運用不同科目老師之專業與專長,互動討論,一起設計與帶領志工服務團之培訓任務。
3.設立永續生命教育特色課程基地-設立「多功能團諮教室」
建置可多元使用之「多功能團諮教室」,作為各志工團培訓課程、課程教學使用。
|